企业的逃债方式及一般对策
1、否认债务或者否认债务数额
有些债务人利用我方证据不足的问题,否认拖欠债务或者否认债务的数额,只承认一个较低数额的债务,以求逃避债务。
对策:这就要求我们在与客户交易时保留提货单、合同等证据,事后及时找客户签订结算单和还款计划以确定债权数额。
2、拖欠结算来占用资金
尤其是工程类项目,有些企业迟延结算,长期不确定债务数额 ,以求拖延时日占用资金。现实中比较普遍。
对策:签订合同时应当确定付款期限及结算日期,拖延付款的可以主张违约金或者利息。
3、诉讼时效
很多企业采用拖延的方式以拖过两年的诉讼时效来逃避债务,诉讼时效过后债权不受法律强制力的保护,债权面临全部损失的风险。
对策:及时进行催收或者委托律师发律师函来中断时效并及时采取法律手段。如果是时效已经存在争议的债权,及时与对方沟通签订还款协议等重新确定债权,或者采用录音、前往该债务人处的车票等作为证据。
4、主体变更
有些企业为了逃避债务进行改制,将原来的公司主体注销或者改变名称,甚至成立新的公司。
对策:查询债务人的工商变更资料,确定债权债务的承担主体并及时追讨。
5、变卖、转移资产
在企业存在巨大债务的情况下把主要资产处理掉并转移,以逃避债务。
对策:取得相关证据并及时诉讼要求撤销转移或者变卖的行为,要求法院对查找资产去向或者变卖资产的款项去向。
6、把所有财产抵押给其中一个债权人
在企业存在很多债权人的情况下,将主要资产抵押给其中一个关系较好的债权人,以此损害其他债权人的利益来保护自己人利益。
对策:及时起诉并要求法院认定抵押无效。
7、利用法人的外衣逃避债务,股东将资产抽走,财务走个人账户
有些企业,法院在执行过程中执行不到财产,其实他们企业账户根本不用,很多资金通过给个人账户进行移转或者存在经营过程中股东私人账户和企业账户混同的情形。
对策:要求法院追查资金走向并追加有关股东或者控制人为被执行人。
8、怠于行使到期债权
对外欠了很多债务法院也执行不到资产,事实上有别的公司欠他自己的钱却不去追索。
对策:代位求偿或者执行第三人
9、增大借款数额妨碍执行
在法院查封其资产的情况下,虚构一些债权人来申报债权,这些债权人在法院的参与分配中可以分到为数不少的财产以逃避真正债权人的执行。
对策:对债权成因和过程进行调查,要求法院对虚假债权人不予分配。
10、设置虚假案件查封执行自身资产
有的企业在自知财产可能被执行的情况下,找一个第三人通过公证或者调解的方式尽快形成法律文书先行进入执行阶段执行自身的财产。
对策:先行保全资产,对虚假的裁判文书进行举报。
11、股东虚构债务破产
有些企业的股东是较大公司,为了逃避债务以债权人的身份宣布子公司破产。笔者就碰到过某大型公司宣布子公司破产,子公司对外欠款申报3000万元,而破产过程中通过做账得出子公司欠母公司1亿多元。这样一来其他债权人的权利全部被稀释,最终其他债权人仅仅获得不到10%的受偿。
对策:认真审查债权的来源和过程,提出异议。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