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 业务专长 > 供应链金融

商业银行平台的长短板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时间:2017-01-31

  商业银行平台是网络供应链金融主流参与方:现阶段,众多参与主体共同分享网络供应链金融这片“蓝海”,参与主体不仅包括商业银行平台,还有核心企业平台、物流企业平台、第三方平台等。作为“老牌劲旅”的商业银行平台,依然是网络供应链金融的主流参与方。在网络供应链金融拓展过程中,商业银行平台有着核心优势也有着尚需弥补的短板。最初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就是来自于“跨界”,当前网络供应链金融的竞争局面也来自于“跨界”各方的共同参与。商业银行拥有的雄厚的资金实力及较低的资金成本,是商业银行平台的最大优势。同时,完备丰富的产品体系、深厚的客户基础及优秀的人才队伍也是商业银行平台的优势所在。

  商业银行需要适应合作与竞争的局面:由于供应链金融实际上是商业银行原有贸易融资业务的延伸,商业银行对现阶段网络供应链业务更为驾轻就熟。但由于银行实施供应链金融的根本在于抓住供应链中所谓的“核心企业”,对核心企业的严重依赖也成为商业银行平台发展的劣势之一。目前,脱媒化已经成为商业银行需要认真面对的一个问题。一些核心企业下属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或保理公司已替代了商业银行在网络供应链金融中发挥作用,还有部分核心企业通过资产证券化等直接融资手段选择作为网络供应链金融的资金来源。核心企业平台脱媒化趋势确实很明显,银行需要认真应对。但由于这些脱媒后的这些平台,资金获得较难、资金成本较高,重新选择与商业银行平台合作也成为其一种选择。因此,商业银行需要适应合作与竞争的局面,强化与第三方平台合作将成为一种趋势。

  商业银行开展网络供应链金融的另一个短板:这个短板是与一些参与主体相比,商业银行系统化数据收集运用能力较弱。在这方面,商业银行仍需加大追赶力度。华润银行供应链金融部副总经理罗德文对此的思考是,商业银行必须掌握并运用互联网思维及科技,对产品、模式、风险运营进行优化和重塑,通过互联网科技获得更强大的获客能力,降低供应链运营成本,提高风控能力。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 上一篇:银行重视创新转型
  • 下一篇:跨境贸易融资供应链
  • 延展阅读

    Extended reading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