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整治“老赖”,各级法院“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从烟台市中级人民法院得悉,今后烟台中院将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推送曝光“老赖”,应用精准的地图推送技术,以被执行人住所地为中心,以20KM为半径,将该信息展现给该区域一切用户。
欠人钱财却赖着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决的债务人(俗称“老赖”),已经成为了当今经济社会的一种现象,严重影响着社会的与谐稳定。
为了有效治理“老赖”现象,2014年3月,人民网为宣传最高人民法院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公布与查询系统”,并推出了“老赖”黑名单排行榜(简单来说,就是看谁欠的钱多)。
随后,各级法院陆续开展了整治“老赖”的行动,各放大招。在这里,你绝对想象不到,一个一脸严肃的法官脑洞竟然有如此大。
人工智能治“老赖”
烟台市中级人民法院近日表示,今后烟台中院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推送曝光“老赖”。
据了解,烟台中院将利用精准的地图推送技术,以“老赖”住所地为中心,以20km为半径画圆,将该信息展示给该区域所有用户。(科技治“老赖”,高端、大气、上档次!)
烟台中院方面指出,此举将形成信用惩戒压力,敦促“老赖”及早履行法律义务。
有媒体报道,近期,家住通世路附近的李先生收到了一条推送“老赖”的信息,李先生看后发现,该“老赖”正是住在小区里的邻居。
法律武器治“老赖”
此前,上海有一家法院,抓住一个“老赖”,拘留了十五天。
十五天过后,把“老赖”带到法院做笔录,问他是否愿意还钱。
老赖说没钱。
法院把他又拘留了十五天。
如此反复,在第五个十五天的时候,“老赖”撑不住了,主动提出还钱,几千万的债务在三天内全部还清了。
新媒体曝光“老赖”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人民法院利用微信群体主要为80后的特点,挑选10名80后“老赖”,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曝光。
同时,法院鼓励申请执行人、本院干警、人民陪审员、执行联络员利用自己的朋友圈积极转发“老赖”信息,迅速扩大曝光信息的受众群体和范围。
广东一法院在法院公告栏张贴公告,并与当地三大网络平台合作,将15名失信被执行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履行义务、失信行为、真人照片等同时曝光,同时,通过该院官方微信发布“老赖”敦促执行公告。
公共场所进行曝光这种方法虽然效果明显,但也引来了不少争议,有不少“老赖”表示“侵犯”了他人隐私。
专家表示,对于“老赖”信息的曝光是完全合法的,只不过曝光方式、曝光程度应适当,毕竟“老赖”也享有公民基本权利。
厦门:刷市民卡识“老赖”
近日,厦门市政府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公开发布了中共厦门市委办公厅、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
厦门市拟于2017年6月前以新一代社保卡为载体,发行市民卡,并在智慧医疗、校园体育设施开放、公共交通等方面实现应用。对于此事,《实施细则》明确将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加载到个人市民卡信息系统,使之应用于公共服务领域,限制失信被执行人享受各类公共服务优惠政策。(转载:不良资产共学)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