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 业务专长 > 企业法律顾问

如何获取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

来源:互联网 作者:未知 时间:2017-06-14

  借贷或合同索赔的法律判决之后,便进入了执行程序。如果败诉方不接受法院判决主动还款或退赔,将资产转移、藏匿,能否寻找到被执行人的资产,便成为执行能否成功的关键。虽经人民法院的多年努力执行难在某种程度上有所缓和,但执行不力和经济案件执行率偏低的问题仍然是困扰人民法院和当前经济领域的一大难题。

  解决执行难问题,涉及国家法制环境、信用评价体系、社会诚信水平、经济发展状况、人民法院的执行力度等各个方面,有赖于多种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结果。抛开国家大的法律环境和社会信用评价意识讲执行,只能是治标之举。这里我们不去作理论探讨,只是依据在债务追索方面的实践,对如何掌握被执行人的资产线索,谈点体会,供参考。

  一、被执行人的资产范畴

  被执行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自然人和法人的资产(财产)形态不一,数量大小有差别,但大同小异。被执行人的资产(财产)包括:固定资产(动产、不动产);现金;股权投资(上市公司股票、权证);所购有价证券,包括金融债券、企业债券;预付款;债权;其它应收账款;无形资产,包括商标、专利、商誉,著作权,版权等。

  二、如何掌握被执行人的资产线索

  调查掌握被执行人的资产线索,是一项艰苦而细琐的工作。在明确了被执行对象之后,应对被执行人的情况作一基本的了解、分析,比如,被执行人的资产规模,资产主要形态,被执行人的性格特征、家庭成员及社会关系。如被执行人是法人,则要弄清基经营范围、业务规模、主要业务合作对象、企业效益,企业历史沿革、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主要领导的个人情况。通过以上调查分析,目的是要弄清被执行人的资产分布面和可能的存放地点等情况。同时,尽可能多地掌握被执行人的相关资料,如个人身份证,企业营业执照、企业代码等,同时尽可能多地搜集被执行人可能的资产信息,如合作对象、投资等。有些信息,对外人是秘密,其实内部人都知道,只要稍作打听就能掌握。

  在掌握了以上情况后,可以被执行人所在地域为中心,对其进行拉网式排查:

  1 、在当地房管局、土地管理局核查其名下的房地产;

  2 、在当地人民银行调查其所开基本账户;在商业银行调查其所开的存款账户和其它账户。现在各大商业银行实行全国联网,只要提供姓名、身份证,便可知道被执行人在同一银行在全国各地的开户情况。

  3 、通过上海、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的证券登记公司,可以查清被执行人在全国任何一家证券公司证券营业部的开户和账上现金和股票数目情况。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 上一篇:被执行人欠债未还不得高消费
  • 下一篇:对被执行人到期债权如何执行
  • 延展阅读

    Extended reading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