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P2P属于民间小额借贷,P2P风险肯定会比银行高,但收益,相应的也高一些。只要风控合理,逾期率和坏账率在合理水平,整体的运营情况,还是会非常良好的。
今天这个话题源于在微信群跟一个投资人的交流,我觉得很有意义,所以记录下来给大家分享下。
这个投资人对P2P平台描述的原话是:我对任何平台看法多是骗局,只不过玩的水平有差异罢了。
作为这个行业的从业者、研究者,我当然不能忍,毕竟还有那么多真实做业务的平台存在。
我曾今参与过某车贷平台项目的风控过程,我拿两个印象深刻的来举例:
案例一:
某县的校车承包商,在当地包揽了全县的校车接送业务,自己大概有300辆校车在运营,有校车运营牌照。这个牌照可能价值就在300万以上。每辆校车的够买大概15W左右。除了每个月学校每个月固定的用车租金,政府每年还会补贴每个校车一笔运营费。整体收益还是不错的。就这样的一个企业负责人,他找到平台,去借30W。借款原因是什么呢?一是政府的补贴没有及时下来,而是因为现有资金购置了一批新车,于是司机的工资和日常的支出可能有点不够了。而借款的利息是多少呢?2.5分等本等息,借款20个月,每个月还22500,提前还款还需要额外付罚息。大家可能对这个数字没有概念,换算成如果投资人投资这个利息的话,综合收益大概在55.5%的年化。而且后来还有个小故事,这个借款人还帮助平台介绍了当地的一个政府关系,正好当地做金融试点,平台第一批作为试点单位去入驻,三年水电全免。
案例二:
某借款人,本身经营的一个杂货小店。因为正好自己家附近在修路,他一打听,那边可以外包采石车的生意,周期大概是6-8个月,他自己算过,一共能净赚12W。但需要两辆运输石头的二手车,他自己有一辆很破的面包,再买一辆运输车的成本大概6W,他自己因为刚买了房子,没什么积蓄,大概有2W,来平台借4W去买车。当时是跟老婆一起来的,老婆当时不同意他去借这个钱,说利息高,一个月三分利,太贵了。借款人当时是这么跟老婆说的,我亲戚你知道情况,都不富裕,也没有闲钱借给我,我也开不了这口,要么你就跟你娘家的人开口去借,我是开不了这个口。如果你也不愿意借,那就在这里借。借钱借的不是钱,是人情,将来钱还了,人情怎么还。最后借款审批通过了,借款人说的话更让我觉得惊讶,老板你收的利息好低,其他人那都收五分你才三分,祝老板生意兴隆发大财。
这两个案例我相信是千千万万的借款用户的缩影,实际上我还看到过借15000的。可能作为咱们大部分人不能理解,借15000,我干嘛不直接刷个信用卡,或者用个蚂蚁借呗?或者去银行办理房屋抵押借款?利息比这个低多了,这些人怎么这么傻。而实际上的情况是,很多这种小个体户,或者私营老板,根本没有信用卡,也没有借呗,银行也不会给他批额度,也不会给他发卡,因为他们在这个社会上基本没有信用记录,没领过工资,没交过社保,买房可能都是全款或者自建房。还有些本身有实力的,像案例一的那个借款人,本身家里是三层的别墅,自己开的奔驰,实力是不是算比较雄厚了。但实际情况是,他也需要借钱周转,如果找银行,可能需要一个月才能拿到钱,而找这种民间机构,可能当天就能放款。至于利息,高一些,也没那么重要了。
其实我之前就写过不同借款端的借款利率,而作为投资人,一定要明白,为什么平台能够给出这个利息给你。他的资产端,是否能支撑他运营成本和给到投资人的利息。我一直强调,只有平台盈利,借款人解决借款难题,投资人获取利息,这种多赢的局面。平台,或者这个行业,才能正常健康的发展。投资人在投资之前,弄清楚平台的借款端的情况,才能够更踏实更放心的去投资。
在中国,民间借贷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从来没有消亡过。而互联网金融,其实是能够大大的降低民间借贷的成本。在以前没有互联网金融的时候,线下的典当行典当,基本是收一个月1毛的利息(也就是10%),而线下放贷基本都是5分-8分。而现在,这种利息已经能够降到3分一下。银行其实也在努力发展这块的业务,只是他对用户还是有挑选,银行挑剩下的那些,也就是P2P行业的那些借款用户。风险肯定会比银行高,但收益,相应的也高一些。只要风控合理,逾期率和坏账率在合理水平,整体的运营情况,还是会非常良好的。
至于到底P2P平台是庞氏骗局,还是普惠金融,这个还需要时间去验证。但我接触到的,看到的,很多都是资产端非常优质的平台,小额,分散,真正能解决借款人融资难的问题。我相信,等这个行业大浪淘沙,筛除那些不良的平台后,整个行业将会迎来更加巨大的发展。广大投资人应该对这个行业,还是要抱有信心的。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