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供应链金融是专门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做的一种新型融资模式,它从供应链角度对中小企业开展综合授信,并将针对单个企业的风险管理转变为供应链的风险管理。它打破了原来银行孤立考察单个企业静态信用的思维模式,而是把与其相关的上下游企业作为整体,根据交易中形成的链条关系和行业特点设定有效的融资方案,既可以解决中小企业供应链中资金分配的不平衡,又可以提升整个供应链的群体竞争力。供应链金融降低了对银行作为信用中介的需求,衍生出保理、融资租赁等模式。
目前我国供应链金融采用“1+N”模式。供应链的“1”家核心企业是竞争力较强、资金雄厚且信誉较好的大企业,由于有真实的交易往来,它对于产业链中“N”个上下游企业的经营、资信情况比较了解。出于对行业整体发展的考虑,在获得中小企业预付款、应收账款、存货等流动资产抵押的条件下,核心企业有动力以自身较高的信用评级来为上下游企业融得低成本的经营资金。有了贷款支持的上下游企业能够扩张业务,核心企业的经营环境得到改善,而金融机构也从对单一企业主体的授信转变为对整个产业链的授信,只需评估核心企业资信状况及供应链交易风险,业务扩张,风险可控。良性循环下,生产效率得到提升,整个供应链不断增值,三方实现共赢。
赊销模式盛行为供应链金融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自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受到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影响,我国各行业出现产能过剩,买方的议价能力上升,赊销已成为企业缓解自身财务压力采取的普遍做法。这种方式虽然有利于强势的下游企业的资金流动和效率,但却为上游的供应商带来了较大的资金周转压力。在此背景下,我国企业应收账款规模持续上升,回收周期不断延长,企业资金周转需求加剧。
我们针对有色金属、汽车、煤炭、木材家具、化工、医药、农产品、电力设备、计算机通信、纺织服装共 10个大类行业进行了应收账款规模的统计分析。除纺织服装业以外,其他所有行业 2011-2015年的应收账款总增长至少为 60%以上,这说明赊销已逐渐成为现代贸易常见的支付方式。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汽车行业 2011-2015年的应收账款增长达到 99%以上。其次,汽车、木材家具、医药、电力设备及计算机通信行业在 2015 年的同比增速上达到 10%以上,呈高速增长的态势。行业如计算机通信、电力设备、汽车、化工、煤炭的 2015年应收账款规模均超过了 3,000亿元,其中计算机通信行业与电力设备行业达到了万亿级别。
前瞻网产业研究院根据企业应收账款规模测算出了我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数据显示我国供应链金融在 2020年的市场规模可达到近 15万亿元左右。由此来看,我国供应链金融发展市场潜力将非常巨大。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