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 业务专长 > 经济合同纠纷

合同债务转让存在哪些风险?

来源:互联网 作者: 时间:2016-08-28

  摘要:相信大家对生活中的借贷都十分的谨慎,有时候也会有债务转让的情况发生。那么如果通过合同进行债务转让的话,会存在哪些风险呢?对于这些存在的风险,我们又该如何防范呢?接下来我们将在本文为您详细介绍。

  一、合同债务转让有哪些风险

  合同债务转让有什么风险:

  (一)合同债务转让风险一:主体没有订立合同的资格,没有实际履行能力。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合同风险就是订立合同的主体没有订立合同的资格,根本没有履行能力,即通常所说的皮包公司利用出卖人的轻信,骗取出卖人的货物。

  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以法人及其他组织为一方当事人之间订立的合同,主要表现形式为:

  1、订立合同的一方根本没有提供法人资格证明;

  2、合同一方虽提供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但为副本(未年检)或复印件,其实为伪造的证明;

  3、合同一方提供了正式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但其实际虚报注册资本,无实有资金,并没有实际履行能力;

  4、合同一方在订立合同时虽提供了正式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但因其它原因已歇业或已被吊销营业执照。

  (二)合同债务转让风险二:超越代理权限,以被代理人名义签订合同债务。

  在合同债务的签订中,经常有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义签订合同的情况,在被代理人授权范围内,代理人所签订合同的权利义务应由被代理人承受。但代理人超越代理权或代理权授权期限已届满后所订立的合同,未经被代理人追认,由行为人承担。

  根据《民法通则》有关规定有可能会给合同另一方当事人造成损失。因此,在签订合同过程中,如果对方是加盖分公司、部门的印章或者是部门经理、业务人员等都需要明确的授权委托书。

  二、如何防范合同债务转让风险

  对于合同债务中易出现的漏洞及欺诈行为,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可以从以下方面采取防范措施:

  (一)防范合同债务转让风险措施一:订立合同前了解对方当事人的有关信息。

  订立合同前应对对方的法律地位、经营范围、资信状况以及近期的经营业绩、商业信誉进行必要的考察,如当事人自己进行了解有困难,可以向对方当事人所在地的工商部门进行查询,并且可以通过对方同行业或相关企业进行了解或委托律师作尽职调查。

  (二)防范合同债务转让风险措施二:对代理人签订合同应对其代理权进行了解。

  对于对方业务员或经营管理人员代表其单位订立的合同,应注意了解对方的授权情况,包括授权范围、授权期限、所开立介绍信的真实性,对非法定代表人的高级管理人员,如副董事长、副总经理等,应了解其是否具有代表权。

  (三)防范合同债务转让风险措施三:注意具体业务人员及领导人的素质。

  在合同订立过程中许多漏洞的出现是由于经办人员对业务不熟悉,对相关法律法规不了解所致,因此应注意业务人员及领导人员的业务能力及素质,熟悉本行业的业务情况切实反映和保护自己的利益。掌握相关法律法规,了解法律是否对该交易行为有禁止或限制性规定。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 上一篇:债权转让中会有哪些限制?
  • 下一篇:债务转让会产生哪些法律后果?
  • 延展阅读

    Extended reading
    更多>>